内蒙古老榆木家具批发商带你了解仿古家具的传统文化知识。
观赏古董家具,不仅要看它所包含的审美艺术,还要看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经典家具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典雅的象征,好的古典家具需要经过多重工序。
家具,中国古人以器用或陈设称之,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寓意丰富的器物,这些器物通过象征、明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寓理于器,通过这种寓理之器对使用它们的人和观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达到教化之功能,这种寓理于器的家具全世界只有中国独有。中国古代的儒家中庸思想、道家的“柔弱刚强”思想、明朝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想及以后的通俗文化都对中国家具形制和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家具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上得以体现。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古代家具的造型完美体现了这一思想。例如明式家具大多大方稳重,比例适中,方方正正,四平八稳,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儒家思想的体现。同时,儒家注重“礼”,认为“礼”是一切行为的归属,是人际秩序的依托。在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中充分体现了尊卑、贵贱、亲疏、长幼等不同级别形态。如在坐具中就有单人、双人和多人等不同的造型,依次代表了等级的高低;从地位的尊卑来分又有圈椅、官帽椅、凳、墩等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些不同的造型不仅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礼”的崇尚,也反映了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
古人有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家学说推崇阴柔之美,老子认为生命愈柔,就越蕴含无限潜力。哲学上的阴柔之美也体现在在明式家具中。明式家具的很多构件都是由线条勾勒而成,这些线条自然流畅,与家具一脉贯通,形成协调统一,优美动人的效果。扶手椅、桌、案、几等家具中都有不少使用圆材,转弯有度、精巧流畅,曲线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明代椅背上的横木,其线条变化则显得丰富多彩,或曲或直,或仰或倾,或翘或垂,或出或收,造型丰富又各具神韵,直线与曲线、线条与木面的错综组合形成凹凸有致的效果,在刚中显柔,在动中显静,在线条的回转灵动中显出生命气韵。
明中期以后,东林学派大行其道,他们在思想上倡导“有用之学”,提倡改革与创新。很多文人参与到家具设计中来,因而明代家具相比其他朝代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文人大都追求高雅闲逸的生活意境,因此家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也必须一丝不苟,简洁脱俗。明式家具中有很多代表吉祥寓意的纹样,如忍冬纹代表延年益寿,缠枝纹代表吉祥幸福等等。纹样寓意大都雅逸,符合文人高士追求雅逸的生活情趣。明代“有用之学”的兴盛造就了重俭轻繁的艺术特征,对明代家具科学性也有促进作用,如榫卯结构的运用日益圆熟。榫卯结构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特征进行设计链接,不仅结构牢固,而且便于拆卸和组装,能够在不动整体的情况下更换部件,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耐用性,是家具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以上就是内蒙古老榆木家具厂家为您分享的仿古家具的一些传统知识供大家参考,如果更多知识需求,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了解。